健康資料加值暨統計中心

2022.06.30

eNews第49期

疾病負擔是探討健康問題對特定族群的影響,可以使用多種指標來衡量,例如死亡率、罹病率或財務成本的支出等等。藉此比較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疾病負擔差異。疾病負擔研究經常使用一個廣泛接受的綜合性指標來衡量健康損失: 失能調整生命年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其反映了由於過早死亡 (the Years of Life Lost, YLL) 導致的潛在生命損失年數,以及由於健康狀況不佳或失能而損失的健康生命年數 (the 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 YLD)。這些失能殘疾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從概念上來理解,一個 DALY 相當於因過早死亡或失能殘疾而失去一年的健康生命。...

2022.05.02

eNews第48期

Over the past decad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models have been drawn a lot of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fields. Many diverse studies have proven the effectiveness of AI model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ones. However, most current AI applications are built into the states called “black box AI” where people insert the data into machine to get the prediction outcomes without any further explanation....

2022.02.28

eNews第47期

近年來生命科學技術的快速進展,得以用較低成本與快速的方式產生醫療大數據,再透過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進行分析,可以作為臨床治療的指引,進而實現精準醫療。例如,藉由分析病患的基因序列資料,能快速診斷疾病以及疾病分期,並且協助找出對病患副作用最低的藥物和治療選項。我們接下來介紹用機器學習來分析腦瘤患者的腫瘤RNA,對患者進行分類。...

2021.12.31

eNews第46期

自生物資訊領域開始發展以來,數據量就一直是個重要的課題,隨著電腦技術躍進,舉凡DNA定序、基因表現微陣列 (Gene expression microarrays) 等數據議題有更多人投入研究並逐一克服。伴隨著電腦與科技的發展,生物科技也從沒停止演進過,到了次世代定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的發明,大型合作研究、追蹤型研究、世代研究 (cohort studies)、縱貫型研究等,已經不僅是單純電腦容量的問題,因為還包括複雜的分析工具、視覺化呈現、重複性流程等工作,電腦的處理器 (CPU)、讀取記憶體 (RAM) 也都得跟著升級。而一般的實驗室其實很難具有這些設備及達成這些工具上的要求,除了少部分專業且經費充裕的核心實驗室,他們能夠擁有自身大型的伺服器、與經驗豐富的生物資訊分析專家可以協助。為了讓這些問題妥善地解決,所以癌症基因組雲 (The Cancer Genomics Cloud, CGC)便應運而生。...

2021.10.31

eNews第45期

講到機器學習,許多人腦中或許會馬上浮現出「分類」二字。的確,一直以來機器學習一直都是以分類事物作為主要目的。比如說手寫辨識就是透過筆劃將手寫的鬼畫符分類成資料庫中的某個中英文字或數字,而物體辨識則是將整張照片或照片的某一隅分類成某種動植物或事物。醫院中建置的影像自動判讀系統最主要的目的,同樣也是判斷某張醫療影像是否有著那些特定的疾病(比如說有無不正常腫塊等等)。...

2021.09.16

新申請案資料使用年限自110年1月1日起調整為2年公告

一、衛生福利部衛生福利資料科學中心參考過去案件實際作業時間與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資訊整合應用服務中心作業要點」使用期限規定,加上昆陽獨立作業區電腦效能提升及短期案件獎勵措施,依109年...

2021.09.16

修正「衛生福利統計資料整合應用服務收費標準」

一、修正「衛生福利統計資料整合應用服務收費標準」。 二、檢附發布令、衛生福利統計資料整合應用服務收費標準、衛生福利統計資料整合應用服務收費標準修正總說明及修正條文對照表各1份。...

1 2 3 4 5 6 7 每頁 筆 /共 84 筆

使用規則

  1. 本網站所刊載資料之著作權,除另有規定外,屬於 臺北醫學大學 數據處(下稱「本單位」)。任何人得為非營利目的自由使用。但使用時,不得變更其內容、詆毀或減損本單位名譽,且必須註明來源為「臺北醫學大學 數據處」。
  2. 具有上傳資料權限之使用者,得自行決定其資料之著作權歸屬與授權規則。本網站之使用者,應遵守之,並了解本單位對此資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3. 本單位盡力維護本網站資料之即時性與正確性,但對此不負任何責任。本單位有權不經事先公告,變更網站內容。因此,凡使用者認為涉及其利益之事項,例如使用資格或日期等,請逕與本單位相關業務人員確認。
  4. 本單位盡力維護本網站資料不含任何電腦病毒。但對於任何因下載本網站資料所致電子資訊系統或其他之損害,本單位不負任何責任。
  5. 本網站所提供對其他網站之超連結,僅為使用者之便利。該被連結之他網站,並非本網站之一部分。本單位不保證所連結之他網站存在,亦不對該網站之任何內容、超連結等負責。
  6. 本網站除為提供個人服務之必要外,不使用 cookies ,也不追蹤使用者之網路使用。使用者主動提供之個人資料,除指定目的與分析本網站使用習慣外,不作其他用途。
  7. 本使用規則之修改變更,不預先公告。若使用者對於本規則或本網站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聯繫我們